close

失落與悲傷的相關理論的中,總存在接受的階段,但是接受是什麼?經驗十四年姊姊自殺死亡的漫長悲傷旅程,使我不認為任何人可以真正到了「接受」的程度。

 

「接受」這兩個字帶有認可的意味,但我從未「允許」她就這樣走了。我只是領悟到她死了,而且永遠不再回來,卻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-一位花樣年華的美麗女孩,獨自承受他人難以理解的痛苦,於是選擇自十一樓一躍而下。

 

我最多只能帶著遺憾的心情祝福她好走、走好。然後在這樣的情境中,尋找、創造對我而言最佳的生活方式,在悲劇中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。也許這是我生活中所能發生最壞的事了,但它還不是我生命的終點。

 

適應改變和打擊是一份終生的工作,悲傷教會我許多東西,在痛苦中的學習與領悟使我變得越來越好。但我不會忘記所受的苦,因為它已經變成我生命中的一部份,但當我再度回想時,也不再哀慟逾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芯秦 的頭像
    芯秦

    楊浴癒心生活坊

    芯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