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今天路過大廳時,偶然聽見某學生說:「×××『還沒接受』死亡。我目前照顧的重心是讓病人可以『接受』死亡。」因為他昨天跟我說:「我不想死。」、「我很怕死,火葬很痛,土葬會窒息,還會長蟲

 

我聽了覺得萬分刺耳。

為了避免不久的將來,我躺在安寧病房中被活活氣死,於是我決定多管閒事的走向前去,套用 許禮安 醫師的比喻說:「如果你有權買樂透,病人就有權希望自己還有生存的奇蹟。」還有,「你認為『後死者』如何可以規範『將死者』應該如何接受死亡?」

 

「重要的工作是讓病人可以接受死亡 」帶著某種程度的暗示著:「我們已經接受死亡,然後有能力用某種技術來指導病人,讓他們也可以接受死亡。」那是以健康者為標準,來規範病人。而且,病人為什麼不可以「不接受死亡」?為什麼不可以「不想死」?

 

更況不想死、怕死並不代表病人不接受死亡,更不代表醫護、神職人員必須去「輔導」病人接受死亡。其實病人一定是先想到自己要死了,開始準備面對死亡這回事,然後才開始抗拒死亡的來臨。病人一定是先接受自己必死的命運,才會開始想像死亡的可怕之處。

 

死亡讓人恐懼的原因何其多。即使有虔誠的信仰,最多只能抹去對死後「未知」的恐懼。人們還是可以害怕死亡的疼痛、死亡過程的窒息感、對未竟事宜的遺憾,暫時分離的不捨、死亡的形貌人可以做到接受難免一死(death),卻難面對將死(dying),那比太陽更加刺眼。

 

人們可以帶著重病,還是希望有生存的奇蹟。就像我們明知中樂透的機率渺茫,還是妄想自己可能是幸運兒。因此,當然不能說病人或家屬是不切實際。除了一心求死的自殺企圖者之外,誰不是趨生避死?因此,病人當然可以接受自己必死卻還是不想死。

 

今天在彌留室,我看見一張熟悉、安詳的臉。只是,她再也不會動了。

 

百感交集但最大的感受是感恩。小時候,護理老師總是教我們「病人是我們的老師。」辦公室搬到安寧病房三個月後,我更加深刻的體會這句話。照顧末期病患並非我分內的工作,然而我總感覺他們有種魔力,不斷吸引著我去接觸他們。其實「後死者」才該向「將死者」學習如何面對死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芯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